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 |湖湘百工微视频二期展播(四)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传承与保护篇

2021/02/04 12:00:00

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关于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的工作部署,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新常态形势,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于2021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湖湘百工微视频(二期)展播活动。以期通过线上展示,让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纵览湖南非遗之美。



      “千年传承·匠心之美”湖湘百工微视频资源建设项目,是2017年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要求,结合湖南地方特色以及本省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在本馆数字文化馆平台搭建“百工”系列微记录片精品资源。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一期5个、二期10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记录工作。每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都形成了项目综述、工艺制作、艺术特征、传承与保护、传承人口述五大版块7分钟的微记录片。第一期已在2020年2月10日至3月13日“湖南非遗”微信公众号推出,很受民众的欢迎。本公众号将从2021年2月1日起继续推出“千年传承·匠心之美”湖湘百工微视频二期共10个主题,50集高清微视频。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更多优秀的湖湘非遗资源,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传承与保护篇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工序较为复杂,尤其是染料的制作、印版的雕刻以及染布的技巧,需要长年累月的经验积攒,加上现代机械印染对传统印染技艺的冲击,造成蓝印花布在传承与保护上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传统印染技艺在内的传统手工艺受到了严重冲击,大量廉价又漂亮的机制布开始进入市场,传统的印染行业也随之式微,最终在现代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下日渐衰弱。


     经过短暂的沉寂之后,进入21世纪,我国逐渐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力度, 2008年,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邵阳县文化馆和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同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之一,涌现了刘大炮、蒋良寿等一大批蓝印花布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如今,随着民营企业的加入、旅游业的兴起、大众审美的变革,蓝印花布再一次受到人们的青睐,并展示了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新中国成立之前,蓝印花布的传承以家族作坊为主要形式,如国家级蓝印花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大炮家历代经营染坊,属于家族传承,至今已有五代传承史。刘大炮去世后,刘新建接过来了父亲的印板和染缸,如今也成为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凤凰古城里,继续经营着刘氏印染坊。



     但这种传承方式限制很大,相比之下,群体式的传承更有利于蓝印花布制作技艺的保护。2010 年,凤凰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习所成立,刘新建父子开始带徒授艺。


     邵阳蓝印花布也成立传习所,传承人蒋良寿和蒋振西,也在广收徒弟,培养更多年轻的蓝印花布制作艺人。


     穿插蒋振西教徒弟刮浆过程:就放这头,放下面,压好后,再来刮浆,和匀和匀,再和匀一点,接着,就这么按,这地方要刮匀,注意点,注意点往这地方刮,一下抹下来。


     在过去的历史中,蓝印花布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传统刻版和纹样的流失,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除了政府和传承人的努力,民间企业的介入也为蓝印花布的传承保护注入了新的力量。传统蓝印花布因为造型和样式的固定,与现代审美发生脱节;然而蓝印花布中传统文化的底蕴,以及独特的色彩、工艺,仍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因此,将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特性,融于传统技艺之中,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无疑会令蓝印花布重新焕发生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3020679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27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