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动态

【展讯】长沙棕叶编精品专题展即将开展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8日

由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新打造的湖南非遗展示体验馆自2020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成功策划举办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湘绣、宝庆竹刻等7次精品专题展,接待观众近2万人次。为更好的满足新时期非遗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满足观众了解非遗、学习非遗的需求,省非遗保护中心今年继续定期遴选全省各级非遗保护名录代表性项目精品,在湖南非遗展示体验馆举行专题展,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并前来观展!


     



 2021年5月1日-至6月30日,将在湖南非遗展示体验馆推出长沙棕叶编专题展,共展出省级传承人王文定老师60余件精品。


  

展讯内容


     

 ▶展览名称:长沙棕叶编精品专题展


      

▶展览时间:5月1日-6月30日


     

 ▶展览地点:湖南非遗展示体验馆(长沙市天心区杉木冲西路69号湖南省文化馆内)


      

▶参观方式:免费开放,自由参观


      

▶温馨提示:1、请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健康码,并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无异常后方可入馆。若您未佩戴口罩或存在发热(体温≥37.3°C)、咳嗽等症状,将谢绝入馆;2、请您排队及参观时全程佩戴口罩,并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离,避免人员聚集。





  一、项目简介


      

棕编(长沙棕叶编)


      

长沙棕叶编是以南方常绿乔木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流传于湖南省长沙市等地。


      

中国棕编源远流长,主要分为生活用品棕编、工艺美术棕编两大类。生活用品棕编诸如南方农民用棕叶丝和棕绳制作而成的蓑衣、南方人消夏纳凉的棕叶扇等等;工艺美术棕编即长沙棕叶编。民国时期长沙街头即可见有人用棕叶编制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在街头叫卖。长沙棕叶编在棕叶的处理上分纯棕芯编织品,新棕叶、老棕叶编织品,棕芯与新、老棕叶混合编织品和彩色编织品四类,根据不同的色泽效果编织不同风格的作品。约每年4月初,艺人们开始采集新鲜棕叶,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放入开水锅里煮至由清转黄至成熟状态,经日晒夜露,至完全干透、变白,这样制作后的棕叶不变形,可存放十余年。编织时采用结体穿插扎系的方法来构成形象。编法是棕编的基本工艺,先按照设计要求编织一个工件,将工件依需要定型,形成一个部件,再由一个个部件组合成物体,用棕叶片锁折造型是棕编的基础手法。主要题材有蜻蜓、蚱蜢、青蛙、虾、蜈蚣、龟、蛇、金鱼、鸡、鹤、孔雀、凤凰等各种昆虫动物有“单肚皮”和"双肚皮"等编法。编好后用附加物作小点缀,用鸳鸯豆(红豆)作眼睛,称为“点睛”,小动物的身子和脚爪用细铁丝作骨架。长沙棕叶编利用老、新棕叶来表现作品颜色的深浅,运用深浅不同的棕叶进行各部位的编织,使作品明暗突出、层次分明。


      

长沙棕叶编题材丰富、技法多样,形态逼真、造型美观,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被誉为“江南一绝”。





二、传承人介绍

     

王文定(1952年9月—  )女,汉族,湖南省衡山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棕编(长沙棕叶编)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她14岁随哥哥王文谷学习棕编技艺。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棕编创作,在棕编选材、技法、造型、保存等方面积极创新,创造出“双肚皮”编织法,该技法将民间传统技艺提升到了具有整体造型的高度,具有独创性。作品荣获湖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品大赛、湖南旅游商品博览会等活动最高奖项,被《湖南民间美术拾零》《湖湘杂艺》《长沙棕编》等专著或画册收录,并选入九年义务制《美术》教材。1973年开始在长沙县茶亭公社、长沙市工艺美术公司、长沙市岳麓公园等地带徒传艺,迄今已培养出一大批棕编传承人和爱好者。


     

 三、作 品 展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