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非遗专题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 |湖湘百工微视频二期展播(十八)土家族织锦技艺 艺术特征篇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4日

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关于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的工作部署,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新常态形势,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于2021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湖湘百工微视频(二期)展播活动。以期通过线上展示,让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纵览湖南非遗之美。



     

 “千年传承·匠心之美”湖湘百工微视频资源建设项目,是2017年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要求,结合湖南地方特色以及本省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在本馆数字文化馆平台搭建“百工”系列微记录片精品资源。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一期5个、二期10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记录工作。每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都形成了项目综述、工艺制作、艺术特征、传承与保护、传承人口述五大版块7分钟的微记录片。第一期已在2020年2月10日至3月13日“湖南非遗”微信公众号推出,很受民众的欢迎。本公众号将从2021年2月1日起继续推出“千年传承·匠心之美”湖湘百工微视频二期共10个主题,50集高清微视频。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更多优秀的湖湘非遗资源,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土家族织锦技艺  艺术特征篇


     

土家织锦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或经纬皆丝,或棉经丝纬,在古老的斜织机上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织成。其工艺独特,织造精细,以绚丽多彩而著称,以设色浪漫而见长,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纹样构成的题材内容及色彩运用的形式法则上。图案有以动、植物为题材的,有以天象地舆及日常生活用具为题材的,亦有寓意吉祥及受汉文化影响的字画类。在构图中多以菱形、横式长方条形、斜式交叉等表现手法,组成几何形图案,以抽象而显其神韵。土家织锦的图案十分丰富,仅流传在龙山洗车河流域的传统土家织锦图案就达160多种。


     

 湘西土家织锦的纹样构成形式,主要体现在折直线造型骨架和抽象纹饰填空装花上。民间艺人在表述锦面构成规律上多以高度概括的口语来表示。如土家织锦中“台”、“坝”、“盘”、“朵”的形式口语。“台”即台阶、阶梯;“坝”即单幅织锦纹饰中明显的横向分割;如“马毕”、“豆腐加”等纹饰;“盘”即指菱形、六边形、八边形框架内适应纹样;“朵”即适应造型的单独花朵。


     

湘西土家织锦的图案母题是把各种动物、植物、及生产生活用具改成抽象的集合图案,把对象的形态结构、色彩、运动规律,转化为点、线、面的几何形式,这是湘西土家织锦在造型语言上的显著特点。


   

《狮子绣球》的土家织锦,出自织锦大师叶玉翠之手,表现的是欢乐喜庆的民俗意念,画面规整又富有变化,四边装饰以腾腾花纹样,增添了锦面的装饰效果,锦纹中四周边饰及狮纹之间的条纹框,运用了土家锦中除平纹、斜纹之外的另一组织法,“扣斜”工艺,大大增加了这幅作品的律动之感。



《狮子绣球》(局部)《湖湘织锦》

     

土家织锦是土家人的生活实用物品,但同时在制造的过程总也凝聚了土家人祈福吉祥、向往幸福和追求平安的心声。



《土家锦.马毕花》(局部)《湖湘织锦》

传统纹样“四十八勾”,在土家织锦中更是堪称一绝。四十八勾纹饰系列是土家织锦的代表性纹样。也有“十二勾”和“二十四勾”等相似的纹样,体现出了织锦的“数理性”。中心扩散手法又称扩大对称,最易达到画面的聚心统一。层层外扩的勾纹重复,给予视觉心理上的跳跃和节奏感。



《土家锦.四十八勾》(局部)《湖湘织锦》

     

在色彩上,土家织锦以“色彩斑烂”而名噪历史。传统的土家织锦基本上是土家人自产自销,她们应用的原料——纱线多为自己纺织而成,色彩也是由大山上天然的原料加工而成。如民间采用的马桑树叶染黑色,土红染红色,黄栀子染黄色,竹叶菜染蓝色。土家人民在图案造型上追求装饰性浓厚,用色上追求高纯度、注重色彩对比与反衬,强调一种艳而不俗、清新明快和安定调和的艺术效果,体现出土家族豪放、粗犷、大方的民族性格。



《土家锦.牡丹富贵(局部)《湖湘织锦》

     

坎坷的历史命运和封闭的山林生活,造就了土家人淳朴、热情又神秘浪漫的性格,尽管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土家族人仍然通过一幅幅织锦,向今天的我们,传达着来自远古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