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非遗专题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 |湖湘百工微视频二期展播(二十六)土家族刺绣 综述篇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9日


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关于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的工作部署,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新常态形势,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于2021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湖湘百工微视频(二期)展播活动。以期通过线上展示,让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纵览湖南非遗之美。




      

“千年传承·匠心之美”湖湘百工微视频资源建设项目,是2017年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要求,结合湖南地方特色以及本省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在本馆数字文化馆平台搭建“百工”系列微记录片精品资源。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一期5个、二期10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记录工作。每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都形成了项目综述、工艺制作、艺术特征、传承与保护、传承人口述五大版块7分钟的微记录片。第一期已在2020年2月10日至3月13日“湖南非遗”微信公众号推出,很受民众的欢迎。本公众号将从2021年2月1日起继续推出“千年传承·匠心之美”湖湘百工微视频二期共10个主题,50集高清微视频。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更多优秀的湖湘非遗资源,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土家族刺绣  综述篇




     


土家族刺绣是土家妇女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流传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以及桑植县、慈利县等土家族聚居地。



     



土家语叫绣花为“卡普查”。土家传统刺绣方法,一般先将要绣的花用纸剪成花样,贴在绣花底布上,然后照着纸样用丝线绣制。土家族刺绣广泛应用于服装、头帕、手帕、鞋帽、围巾、荷包、门帘、枕头盖、被面等等,其图案取材多为花、草、虫、鱼、鸟、兽、竹、树等自然景物,或是“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鸳鸯戏水”“喜鹊闹梅”“仙鹤松涛”等传统喜庆图案。图案夸张变形,富有装饰性和实用性。在配色上一般喜欢选用青、蓝、大红等深色布料做底布,图案纹样的绣线则多选浅色,或者相反,底布花用浅色,而绣线选比较强烈的深色,两种用法的结果可以使绣制作品显得质朴逼真,色泽鲜艳生动,对比强烈,给人以喜悦吉庆的美感。张家界的土家族刺绣还总结出传统针法“九针十三法”,并以张家界奇山异水、花鸟禽兽、民俗风情、文人字画等为素材。创新生产了人物、动物、花卉、字画、风光等系列刺绣装饰产品,受到了市场的亲睐。



     

土家族刺绣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反映,是人文艺术的生动折射,是土家族妇女勤劳和智慧的结晶。